百度百科·TA说
百度百科·TA说
值得易读
文化领域爱好者
风筝:古代作战时当作“有线无人机”,放风筝民俗则另有用意

在之前几篇文章里,我们一起通过《红楼梦》了解了中国古代人的一些娱乐活动。

实际上,现代人的“玩”也是颇有讲究的。仅以“电竞”为例:选手们利用电子设备进行体力和智力上的大比拼,在此过程中,充分锻炼参与者的思维能力、四肢协调能力、意志力等等,同时还培养了非常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。

既然说到“玩”,从古至今我们都是认真的,那么我今天就要聊一聊《红楼梦》里另外一种非常“认真”的游戏——放风筝。

1 浅谈风筝的历史

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回当中,曹雪芹就为读者描写了一个很欢乐的“放风筝场景”。林黛玉重建了桃花社,众姐妹尽兴地填了柳絮词之后,忽然听到窗外竹子上一声响,原来是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。

这时候,林黛玉就提议说:放风筝是放晦气,不如大家跟着一起放一放晦气。于是众人拿来了软翅凤凰、大螃蟹、大红蝙蝠、大雁等造型的风筝有说有笑地放起来。李纨还建议林黛玉说:“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,所以又说放晦气,你更该多放些,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。”紫鹃听了这话,就从雪雁手里拿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将风筝线齐齐剪断,“那风筝飘飘摇摇,只管往后退了去,一时只有鸡蛋大小,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,再展眼便不见了。”

在中国古代,风筝大概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。据传说,是墨家的代表人墨子用了三年时间潜心研究木头制成的“飞鸟”,这就是风筝最早的起源。《韩非子》当中有一段记载说:“斫木为鹞,三年而成,飞一日而败。”这只木鹞成为了古代第一个风筝的雏形,用很薄的木片拼接而成。虽然它只飞了一天就坏了,但是也给后世留下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。

后来,鲁班在墨子“木鹞”的基础上加以改进,用竹片进行制作风筝。《墨子·鲁问》上这样记载道:“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,成而飞之,三日不下,公输子自以为至巧。”这里的“公输子”就是鲁班的尊称。我们国家四大风筝之乡之一的潍坊有一座风筝博物馆。

而在这个博物馆的一侧,就耸立着鲁班的塑像,上面还有飞翔翅膀的风筝造型,用以纪念鲁班这位“风筝始祖”。

不过,那时候的风筝跟我们现在想得有点儿不太一样。唐代有一部古著杂记叫做《渚宫旧事》,里面是这样描述风筝的:“尝为木鸢,乘之以窥宋城。”也就是说,鲁班当时制成的“风筝”是要从高空去俯瞰宋城,并以此通过城内的人获得城中情报,进而辅助荆王对宋发动进攻。而风筝的这个用途,跟我们如今的无人机有些相似:从高空拍照获得相关信息、从而辅助城市建设或者科学研究等领域。

2 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风筝

既然提到了风筝的军事作用,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几场跟风筝有关的战争。

我们都熟悉“四面楚歌”这个成语,但可能并没注意过这个成语跟风筝也有关系。

公元前206年,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权力,发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,也就是“楚汉之争”。当时,汉王刘邦率领军队追击楚王项羽到了阳夏一带。刘邦派人去和韩信、彭越约定会师的时间,四路军队一同围攻项羽。

楚王退兵到了垓下,面临兵少粮尽的困境。围城的汉军都高声唱起了楚歌,楚军将士们听到家乡的歌曲,开始思念家乡和亲人,无心恋战了。于是,项羽发出了感叹:“汉皆已得楚乎!是何楚人之多也!”他也只好率领八百多名突出重围向南逃走,而汉军的五千骑兵在后面紧紧追赶他。楚霸王项羽逃至乌江边上,就只剩了十来个骑兵还跟随着,他知道大势已去,就拔剑自刎了。

那么,这场“楚汉之争”跟风筝有什么关系呢?唐代赵昕在《息灯鹞文》提到过:“我闻淮阴巧制,事启汉邦,楚歌云上,或云子房……”也就是说,在垓下之战发生的时候, 韩信制作了一个风筝,让张良乘着风筝上升到楚军的军营上空高唱楚歌,汉军将士也跟着张良开始高声歌唱,这一举动大大动摇了项羽部下的军心。这个事件到底是不是史实已经无从考证了,不过明代学者王三聘所著的《古今事物考》当中也有与此类似的记载,但没有说坐在风筝上的是张良,而是一个体重比较轻的人。

关于韩信制作风筝还有另外一个事例。

刘邦击败项羽以后统一了天下,成为了汉高祖。不过,当时的刘邦已经年近花甲,他的儿子年龄还很小。而在异姓王侯里,像韩信、彭英布这样的大功臣都能征善战且手握重权,刘邦的皇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。

不仅有内忧,还有外患——北方匈奴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,常常动兵入侵汉代边境地区。面对这样一个局势,刘邦就采取了“对外和亲,对内削平诸王”的计策。

因为韩信的势力在诸侯当中最为强大,他也就成了刘邦的首要目标。垓下之战结束后,刘邦第一时间赶到了韩信的军营,先行夺回了韩信手里的兵权。一年以后,刘邦以韩信“谋反”为由,设下圈套逮捕了韩信,随即韩信被押解回京师洛阳。不过刘邦并不想杀死他,而是贬了他的官爵,并把他留在京师进行了行动上的监视和控制。

后来,刘邦的宠臣陈豨因为宾客众多且他独自在外握兵多年,刘邦生怕他有什么变故,就命人追查陈豨门下的宾客。而这些人当中有不少违法之事都牵扯到了陈豨。陈豨心里害怕,就跟王黄、曼丘臣、韩信等人商量反叛。而据说在此期间,“信谋从中起,故作纸鸢,放之以量未央宫之远近,欲以穿地隧人宫中也。”

也就是说,韩信曾经利用风筝当成测量距离的工具,并谋划利用“地道战”的办法攻进未央宫里去。

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,南朝的第三个朝代梁朝出了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:梁武帝萧衍。他在继位以后不仅要为政事日夜操劳,还要在忙完朝政以后坚持读书,经常是看书到天明。只要是大臣们报告上来的事情,他从不懈怠,很早就开始批阅公文,甚至在寒冷时节因为握笔太久而冻破了手。

这样一位勤勉的帝王到了晚年时期开始潜心研究佛教,而没有精力再去处理朝政了。这时候,东魏的叛将侯景抓住了时机,在寿阳起兵叛 乱,并很快攻占了梁朝的都城,梁武帝则因此被困在城内。

当时的著名将领羊侃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用风筝向城外传递梁武帝的诏书,期望城外的救兵前来解除台城之困。然而,侯景的部下看到城内飞出来的风筝,以为是里面的人使得什么妖术,就赶紧将风筝给射落了。羊侃的计策失败,没能成功搬来救兵。而梁武帝年事已高,被困时间太久,缺吃少穿,就这样在城内活活被饿死了。

上面讲述的是用风筝传信失败的例子。那么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呢?

唐德宗时期,魏博节度使田悦谋反,带兵围攻临洺和邢州两地。这就是史上有名的“临洺之战”。临洺城内的守将张任放飞了风筝,向城外求援。当时的另外一位名将马燧得到风筝传递的消息后,及时带兵赶到并击退了田悦的军队。后来唐德宗又命令河阳节度使增援,田悦及其援军都被一击而溃。

南宋末期时,也有一个借用风筝递送消息的例子。当时的金朝在南边与南宋对峙,在西边则跟蒙古和西夏接壤。蒙古对金朝政权一直虎视眈眈,在一次交战当中,蒙军击溃了金朝军队,并乘胜追击向北挺进。金朝在河南襄城一带战败,只能退回了汴京城内。蒙军随即围攻汴京,金军则坚守城池绝不投降。在双方陷入僵局时,金军尝试用风筝传递信息给城外被蒙军俘获的将士,想让他们里应外合,逼迫蒙军退兵。不过这个计策没成功,经过十六个昼夜的激战,双方军队死伤无数,最后只能议和。

明代时期,人们用风筝来装载少量炸药,利用“风筝碰”的原理来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,从而达到杀伤敌人之目的。

可见,风筝在古代军事上一直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。

3 中国风筝走向世界以后

中国风筝究竟是怎样传向世界其他国家的,并没有统一的说法。一般而言,人们都认为风筝是从我们的邻国朝鲜、日本等地先传入阿拉伯国家,然后沿着地中海一带继续向外扩展。

不过,风筝走向世界以后。很快得到了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,于是中国发明的风筝便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内涵。

比如马来西亚的风筝有鱼、鹰、孔雀、青蛙等造型,但当地人最喜欢的还是月亮造型的风筝。这种风筝是月牙形状的,上面的图案各不相同。在正式场合里,当地人通常会用图案精美的月亮风筝来迎接贵宾。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,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是一枚风筝。

日本的风筝骨架跟中国风筝类似,多数都是用竹条制成的。我国唐代时期,风筝通过遣唐使从中国传入了日本。在江户时代,因为当时非常流行浮世绘,风筝上也被绘制上了各种浮世绘的图案,比如钟馗或者武士一类的人物。当这样的风筝腾空而起时,一种威风的感觉似乎“从天而降”。而在明治时期,浮世绘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日本风筝独特的绘制风格,加上不同的地方色彩渲染后,风筝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也更进一步了。

风筝进入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后,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好帮手。

著名的富兰克林引电实验就是依靠风筝而进行的。1752年,本杰明·富兰克林在科罗拉多山上进行了“吸取天电”的实验。他将一块很大的丝绸手帕制成了风筝,然后在风筝尾绳的木棒上固定了一枚金属针。风筝的牵引线也是金属制成的,跟屋内玻璃瓶里的金属相连接。当天空闪电时,雷电就会沿着金属线向玻璃瓶内的金属进行“充电”,金属的电极就会闪光。这个实验证明了闪电跟电灯所用的电是一样的。

而在富兰克林之后,瑞士科学家也进行了这项实验。后来,意大利科学家在进行无线电信号传送实验时,天线突然被风刮断了。这名科学家就马上利用风筝来代替天线,这次远距离发报实验也取得了成功。

用风筝载人的实验也在西方国家很盛行。比如十九世纪的时候,法国的科学家曾在风筝尾部安装了一张木制的椅子,让一名儿童乘坐了上去。风筝放到了约十米的高度时,那名儿童安全降落了。

被誉为“海上雄鹰”的俄罗斯海军航空军官亚历山大·莫扎伊斯基也进行过很多次风筝载人的实验。他自己乘坐在自制的大型风筝上,让马车在前面拉着风筝起飞。当风筝升空以后,莫扎伊斯基自己在空中记录升力与迎角之间的关系。他的实验基本都成功了。这位军官也亲手设计了俄罗斯的第一架飞机。

4 曹雪芹本人也是风筝高手

说完了世界各地的风筝,我们又要说回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曹雪芹了。

在以前的文章里,我们了解到他本人精通很多领域,比如诗词歌赋、医学药理、建筑设计、饮食茶艺、织布染色等等。

实际上,曹雪芹还很精通风筝的制造。

他的一位朋友名叫于景廉因为服兵役受了伤,腿瘸了,在退役以后没有办法谋生,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。有一年快过春节了,于景廉家里好几天揭不开锅,孩子都饿坏了,实在没办法,只能向曹雪芹求助。

在交谈当中,于景廉无意提到京城里的公子哥会花大价钱买风筝。而这个花费就足够他一家人维持好几个月的基本生活。曹雪芹本来很喜欢制作风筝,就马上做了几个让于景廉拿去试着卖一卖。除夕当天,于景廉带了很多蔬菜酒肉前来答谢,因为曹雪芹给他的风筝全部高价售空了。

通过这件事,曹雪芹意识到,原来一门手艺可以帮助到很多人。于是他写成了《南鹞北鸢考工志》作为自己《废艺斋集稿》的第二卷,希望借此将制作风筝的手艺传向民间,让一些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能够借此自食其力。

在这其中,曹雪芹将历代流传和自己创设的多数风筝以图案的方式绘制出来,并在图案旁边配上了非常通俗易懂的口诀,以便向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。

曹雪芹长期居住在北京,他认为这里的风力很大,而传统的“板子风筝”在这样的风力之下没有办法充分展现风筝的腾空之美。“板子风筝”一般尾部都有很长的穗子,这样的制作方式虽然能避免风筝不被气流影响而扭动旋转,但同时也“束缚”了风筝的造型,使其比较单一。所以,曹雪芹就开始设计不受尾部长穗限制、但能够适应较强风力的风筝。

到新中国建立时,北京地区的名家制作风筝所用的图案,多数都是来自于《南鹞北鸢考工志》。而在当地的“风筝界”,也逐渐形成了“曹氏风筝”的流派。曹氏风筝题材广泛、种类繁多,融汇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,集大俗与大雅于一身。这种风筝工艺精湛,体现了浓郁的京城文化特色,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,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娱乐和健身的要求。

而曹雪芹的初衷“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,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”也对中国的风筝发展留下了非常重要并且十分深远的影响。

作者  值得易读|2021-02-14 19:13:10
阅读536 0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。举报
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,保持文章完整性,并请附上出处(百科TA说)及本页链接地址。未按照规范转载者,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。
值得易读
文化领域爱好者
值得易读
文化领域爱好者 百科特约作者
121
篇文章
粉丝
全部内容